中国航海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!中海博举办“南越航

图说:中国航海博物馆南越主题特展于7月1日起,在第一临展厅开幕 采访对象供图(下同)

新民晚报讯(记者 任天宝)坚定文化自信,充分彰显“上海文化”品牌标识度。中国航海博物馆南越主题特展于7月1日起,在第一临展厅开幕。展览内容分为序厅、“南越世家”“古国芳华”“文王风雅”“帆起东南”五部分,将南越国的历史脉络与社会风貌娓娓道来,南越国的航海传统与航海成就一一呈现。多年来,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动文物活化利用、讲好航海文化故事,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,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。

复原的漆木屏风

漆木屏风上,5件珍贵的鎏金青铜构件保存至今,并于2002年被列入我国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。

西汉·方形铜烤炉

汉代考古首次发现的大型实用屏风。屏风的漆木大多已经腐朽,但仍可见上面的漆绘云气纹。屏风出土时伴随的鎏金泡钉多达658枚,可见其装饰之华美。

作为岭南发现的墓主身份最高、规模最大、文物最丰富的汉墓,南越王墓在2021年与南越国宫署遗址一同入选国家“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,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本次展览中154件/套文物全部出土于南越王墓与南越国宫署遗址,邀观众共赴一场汉代考古盛宴。和其他汉代诸侯王墓相比,南越王墓规模不大,出土珍宝却不计其数。更为难得的是,南越王墓中还出土了众多反映海外贸易、极具地方特色的文物。其囊括了南越王墓出土的众多稀世珍品,兼具代表性、学术性与艺术性。

西汉·“文帝九年”青铜句鑃

南越王身穿丝缕玉衣下葬,这是我国迄今所见唯一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。玉衣为对襟形式,是此前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。

铜鼎盖上及腹部外壁刻有“蕃禺”(即南越都城番禺,今广州)等铭文,是考察广州建城历史的重要物证。

西汉·“蕃禺”铭汉式铜鼎

为秦惠文王四年(公元前321年)秦国相邦张仪督造的兵器,后随秦兵流入南越,是秦统一岭南的重要历史物证。在随赵眜下葬时已是有两百年历史的古物。

目前已发现的唯一有明确纪年的句鑃。句鑃一套8件,每件均刻有“文帝九年 乐府工造”篆文和“第一”至“第八”编码。

【特色展品】

出土于南越王身上,是墓主身份最可靠的物证。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所见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,也是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。

南越王墓中出土各式烧烤用具及4件大小不一的烤炉。这件方形铜烤炉,造型罕见,是极为珍贵的汉代烧烤实物,烤炉上的两对小猪造型是最早的烤乳猪实物形象。

战国·“张仪”铜戈

目前世界唯一的完备丝缕玉衣,西汉最大的金印、汉代唯一的龙钮帝玺,最早的大型实用屏风,最早的透明平板玻璃,岭南地区最早的一批舶来品,我国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……南越主题特展首登上海,一个两千年前的古国,一座未被盗掘的王墓,隐藏2000年的神秘历史正被揭开。

西汉·“文帝行玺”龙钮金印

西汉·丝缕玉衣